大量收购玉米芯950元一吨(蹲点深一度丨一株玉米的全产业链之问)

admin 阅读:137 2024-10-10 16:43:04 评论:0

玉米,北方地区常见的大田农作物。


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粮食,玉米具有可多次加工增值的潜力,玉米产业也因此有“黄金产业”之誉。


近日,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公布,乐陵获评全国玉米全产业链典型县。2020年,乐陵市玉米种植面积83万亩,总产45.92万吨。全市标准化种植面积65万亩,集成推广一系列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玉米生产技术模式,玉米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企业带动效应明显,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良性联结。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抓好全产业链培育和智慧农业。记者蹲点乐陵,采访当地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看玉米产业如何做到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


文章全文


一株玉米的全产业链之旅


□ 本报记者 赵丰


一株玉米如何“吃得更细”


走进乐陵市杨安镇堤北董村,村头一块高约3米、长约5米的红色展牌上,“乐陵市洪忠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排大字格外醒目。


顺展牌往里走是合作社的场院。几辆大型农机停在院内,水泥地面上堆着一些玉米棒,覆盖的塑料布已半扯开。一堆排列整齐的绿色包裹码在院内一角,绕院一圈的铁架上堆满了玉米棒。看到陌生人来,看护场院的家犬狂吠,几头大鹅也压低身体伸直脖颈,一派农家气息扑面而来。


合作社负责人董洪忠介绍,堤北董村有1000多亩地,合作社流转了800亩。去年秋季收获的玉米已经卖了250亩地的,还有550亩地的玉米就堆放在院子的铁架子上。“这是专门打造用来存储玉米的,有1.5米宽,顶部离地面3米,屯粮高度2.7米,全长200多米,花了小十万。”董洪忠说。


“玉米全身都是宝,可得储存好!”说话时,董洪忠却颇有些遗憾。


原来他曾经吃过“不识宝”的亏。2016年秋,玉米迎来丰收,董洪忠将150亩地整株玉米以380元一吨的价格卖出。可收割后的重量还不到预估重量的六成“当时觉得直接卖了省事,也不少挣,不知道这样就把咱自己的利润全卖了。”


吃过这次亏,董洪忠渐渐“识宝”了,总结道“千万别单卖棒、别卖全株”,否则一亩地少卖200元。


一株玉米,分为玉米粒、玉米芯和秸秆。在董洪忠看来,这些都是宝,分开卖,合作社收益更高!


“有很多收购玉米粒的,也可以卖到粮点,乐陵还有个中谷淀粉糖企业,‘吃’玉米量很大,不愁卖。玉米芯这两年我们这里也有人专门收购,今年500元一吨,打成颗粒后,可用于菌棒养殖。”董洪忠算了笔账,1斤玉米棒红芯的能出1两半芯,白芯稍差,这样1亩地大约能出0.1吨玉米芯,800亩地有约4万元的收入,“就能抵掉浇地的费用了”。


院内一角码得整整齐齐的绿色包裹是打包后的青贮秸秆。董洪忠用新买的打包机完成了打包,一包70公斤。采访当天上午,有人出价500元一吨,董洪忠觉得价格不合适,没成交。


“之前以540元一吨的价格卖给了本市的和美饲料厂一部分,卖了5万元。”董洪忠感慨,只有“识宝”才能“拾宝”。现在很多人都靠着玉米吃饭,而且越吃越细,“这大概就是常提到的‘全产业链’吧”。


尝到玉米甜头的董洪忠,正计划发展养殖业,自己消化一部分,形成种养循环,获得更多红利。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乐陵市农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乐合作社负责人肖书展说:“合作社以前是卖芯给别人,今年我们准备自己上玉米芯加工项目,以获得更多收益。”


合作社收益好了,社内群众也能尝到甜头。“合作社托管经营上万亩土地,去掉成本后,超出部分和老百姓二八分成,老百姓拿大头。收益高了,现在想与我们合作社合作的人越来越多。”肖书展颇有些自豪地说。


链主企业作用如何发挥好


1月5日晚,夜幕下,乐陵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区内,乐陵市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车间内灯火通明,运货的大型车辆排队驶出。


该公司以玉米为原料,进行科技开发与精深加工,主产玉米淀粉及淀粉糖系列产品,年玉米加工能力达120万吨。


图为乐陵市最大的玉米加工企业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


玉米在浸泡仓浸泡软化后,进入加工环节。加工车间全自动化生产,几位工作人员在监控室操作电脑即可实现高标准作业。“玉米进了罐,能全部吃干榨净,不会有一点浪费。”公司副总经理李德民说。


之所以选择乐陵建厂,看重的是区位与生产优势。


“乐陵本身是玉米生产大市,附近宁津、庆云以及河北附近几个县市也大量种植玉米,比从东北等地调玉米更便宜;而且位置优越,到济南、河北等销售市场距离不远,交通也十分便利。”李德民说,一般来说,公司收购乐陵本地的玉米比其他地方调来的玉米每斤贵两分钱以上,可以说是把省下的运费让利给了区域玉米种植户。


乐陵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苑爱国介绍,乐陵发展玉米全产业链有自身的优势。一是生产要素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622.7小时,2020年玉米面积83万亩,其中春玉米1万亩,夏玉米81万亩,全部为籽粒玉米。单产560公斤/亩,总产达45.92万吨。二是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成长很快,龙头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全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已成长为国家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苑爱国说。


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即可实现高标准作业。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樊祥成认为,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高度重视,在于农业全产业链可以通过加工生产实现农产品增值,同时提高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带动上下游各环节,实现产业集聚,把富民产业、农业增值的大头留在县域,让更多经营主体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李德民说,现在整个集团公司2000多人,乐陵本地的占95%以上,还带动了当地的物流发展,目前与公司合作的物流企业达到了10余家。


农业全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作用发挥得如何,十分关键。


2021年秋天连续降雨,给秋收带来困难。“我们很多种植大户很糟心,玉米不收会在秸秆上发霉,收了湿度那么大,又没那么大场地晾晒,还是得发霉。”乐陵市瑞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樊学彬说,合作社的烘干能力又不行,烘干成本也很高,“但就是这样湿漉漉地收下来,中谷公司就能直接收。这个太重要啦,为我们种植大户省去了不少麻烦。”


“作为地方龙头企业,公司负责人一直也在琢磨,那么多的玉米如果遇上坏天气,晾不干、发霉了怎么办?公司收购原料最看重的就是玉米是否发生霉变,入库储存也要求低于14.5个水分。”李德民说,一条产业链条上,种粮大户的担心也是企业的忧心所在:如果没有及时、合格的原料供应,公司生产也会遇到问题。2021年秋收前,公司又新上了烘干仓,日烘干能力达到1200吨,既可以烘干玉米粒,又能直接烘干玉米棒,双向解决了这一问题。


标准化种植解决哪些问题


“以前看见个玉米棒掉地上,都不愿意捡,现在见个玉米粒都要捡起来,不能浪费。”


为啥?


“种地太不容易了。”2014年返乡包地的董洪忠并不是个地道的庄稼把式。这几年,他实打实地从头学起,如今俨然一位“土专家”。


从开始包地时的80亩,到现在的800亩,每一次承包量级的提升,在他看来都是不断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的结果。


对玉米加工企业来说,玉米质量直接影响着生产加工成本与产品质量。对规模种植户来说,标准化种植能够提质增效减成本。标准化种植,是多方受益的关键环节。


2020年,乐陵市玉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65万亩,2021年种植面积稳步提升,且在全市范围内集成推广一系列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玉米生产技术模式。


这在董洪忠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这个‘土专家’肚子里这点货,可是向真专家学来的。”董洪忠提高了音量,认真地翻起手机通讯录,向记者介绍起“藏”在他手机里的农业专家,“山东省农科院专家王法宏老师讲得特别接地气,听着很有意思,不会睡着,能学到真东西”。


细数下来,少说也有七八位专家。“每年重要的种植节点,农业部门会组织专家讲课,很管用。”通过学习,董洪忠学会了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种植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他打比方说:“搞种植和养孩子一个道理,不按标准定量提供营养,不细心管理,产量、质量根本提不上去。”


乐陵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段梅堂多年来进行标准化种植的技术推广工作。他认为,标准化种植还是要依靠种植大户。大户对提质增效很重视,相关技术推广也容易,可以解决小户种植存在的撒施、浅施及对用肥量把握不准的问题,而且省工、环保、增产。“近些年种植数据显示,标准化种植亩均至少可增产10%,氮肥节省30%,亩增收益200元至300元。”


“从广义上讲,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还能间接带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樊祥成说,比如带动农业机械化推广,引导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我们合作社专门上了一套微喷带设备,去年试验了10亩地,省人工又省水。今年准备再给50亩地配上。”董洪忠说,标准化种植每个环节都很关键。今年还专门上了一套烘干设备,以实现早收小麦早种玉米的丰产目的。合作社也越来越重视使用大品牌的社会化服务及农资,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药肥套餐,解决了合作社在农药方面不专业的问题,还进一步降了费。


乐陵市松源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既流转土地种植糯玉米,也向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合作社负责人齐亮说,糯玉米种植比种普通玉米要复杂些,除了给农户提供种子外,合作社还定期指导他们浇水、打药、授粉期管理等,农户每亩地能多收入七八百元。


安全可控与联农带农如何兼得


95.5%与98.5%,差别大不大?如果乘以120万吨呢?


投入1吨玉米产出的产品情况在业内被称为“收率”。李德民介绍,公司收购的玉米中,高淀粉玉米品种收率能达到98.5%,普通玉米收率95.5%,生长期更短一些的收率则在95%以下。按照年玉米加工能力120万吨计算,3%左右的差别一年就是几万吨,对企业收益影响不小。


一边是企业希望获得更高品质的原材料,一边是合作社、农民希望得到更高的收益。虽然这些经营主体都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但其实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双向选择的结果,虽有效但稳定性不足。“生产要素、利益联结不紧密,是全产业链培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樊祥成说。


产业化联合体或是改善之策。去年,在乐陵市农业农村局的“撮合”下,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和几家标准化种植能力强、且有多年合作关系的合作社成立了山东中谷玉米及淀粉制品产业化联合体。


乐陵市瑞泽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联合体成员之一。樊学彬介绍,合作社种植的一千多亩玉米此前一直是卖给中谷公司,企业回款很及时,合作关系很稳定。去年种植的一季订单玉米,是中谷公司推荐的高淀粉玉米品种,中谷公司按照比市场价每斤高5分钱的价格进行了回收。


乐陵市农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9月加入联合体,约定今年试种500亩高淀粉玉米。肖书展说,企业看重农乐合作社在农村的资源与标准化种植的品控能力,以获得更稳定的高质量原材料,“农乐合作社始终是朝着订单农业的方向发展,这样更符合大规模种植的需求,也能降低风险。”


肖书展估算,正常年景,规模化种植高淀粉玉米,每亩地还能再提高百元收益。


产业链强不强,关键看“链主”。苑爱国认为,从长远发展看,乐陵市玉米全产业链发展现在还只能算是初级阶段,还要有个逐步成熟的过程,需要在政策上对链主企业给予更多倾斜、支持,激活其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的内生动力。


樊祥成认为,经过多年“大浪淘沙”,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比较被认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产业链培育过程中可发挥更大作用。当发展到一定规模、阶段后,合作社可以搞初加工,迈出融合创业的步伐。


除了上面提到的农乐合作社准备搞玉米芯加工外,松源合作社也成立了山东德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种植、收购的糯玉米进行加工,速冻外销。


“糯玉米收获期集中,用工在100人左右,需要人工掰、扒皮,普通村民就能干得了,一人一天100多元。后续还需要蒸煮、加工、包装。算上从南方到北方糯玉米逐渐成熟的时间点收购、加工,加工期差不多要4个月,日加工能力达10万棒。包装的时间更长,基本上全年都在包装。仅固定员工就有二十多人。”齐亮说。


返乡创业前,齐亮多年在上海搞糯玉米销售,现在自己搞加工,卖玉米棒到济南、河北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之后,他还想上玉米粒加工,但“技术要求更高,工序也更复杂,需要一步步来”。


全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水平不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李德民说,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一直也在朝着更加精细加工的方向努力,近期新上的一个项目就是在淀粉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产品可用于奶粉、医药产品等领域。


“长远来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仍然存在初加工及中间产品占比太高的问题,应以消费者为核心,进一步细分产品领域,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樊祥成说,这种转变需要更多配套,比如熟练工人、技术储备、市场情况等。他了解到,目前,省内已有一些企业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作出探索和尝试。


记者手记


全链条发展,个性难题需精准破解


□ 本报记者 赵丰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2021年10月,我省印发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省级打造5个千亿级全产业链重点链,市级打造10个五百亿级全产业链重点链,县级打造20个百亿级全产业链重点链,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农业“链主”企业,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对一个区域来说,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需要从整体视角审视现存的短板问题,然后精准解决每一段链条发展中存在的个性问题。这样的情况下,链长制有望在农业领域继续发挥作用。


何谓链长制?链长制是强化产业链责任的一种制度创新,着眼于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通过介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同环节,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形成稳定、发展、提升的长效机制。


记者从乐陵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已建立成员单位帮包企业制度,每个玉米全产业链成员单位帮包1家企业。针对乐陵市玉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全面梳理玉米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产业循环,努力解决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推动各环节协同发展。


比如玉米品种环节。良种是现代农业的基础。记者采访了解,董洪忠经常为种什么玉米品种而发愁。段梅堂介绍,乐陵本地常种的玉米良种有一百余种,“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能够遴选出适合乐陵本地的玉米品种。”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但同时自身存在一些风险。如受2021年秋季连续降雨及锈病等因素影响,玉米减产比较明显。我省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提出,2022年,在产粮大县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小麦、水稻、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保额分别达到每亩950元、1150元、950元;在商河县、惠民县开展玉米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玉米收入保险保额达到每亩1000元。如此,将有效降低规模种植风险,增强大户种植信心,对稳定全产业链发展意义不可小觑。


再说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规模种植、联农带农的重要载体,在往初加工、深加工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资金、人才等问题。齐亮加工糯玉米,虽然销售情况不错,但疫情仍对他的线下销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通过电商销售,是他想做但一直无法做到的,问题就在于他所在的农村缺乏电商人才和产业生态。对于这些玉米全产业链各经营主体面临的一个个现实的问题,如果链长能够集中资源,精准发力,情况将会得到极大改善,各环节、各主体的实力将会更上一个台阶,带动全链条逐步强大。


而要实现由原材料到消费者餐桌的跨越,要补的课恐怕更多。目前,不少经营主体身在舒适区,不愿意进一步尝试。如何配套政策支持其发展,改变其无心无力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让其有心有力,迈向新的发展道路,正是农业全产业链培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m.0517w.org/news/4528.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