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黑猪(瞭望 | 一粒米、一块肉的“湘味”)
湖南省保持着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的龙头地位
通过5年时间,实现瘦肉型猪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95%以上
到2025年,建成5条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生产体系,年出栏瘦肉型猪1500万头以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勉
在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试验示范基地一块被抽取测产的示范田里,工作人员进行机械化收割(2020年11月2日摄) 陈泽国摄/本刊
“猪粮安天下”。大米和猪肉,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湖南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和人均生猪调出最多省份:近年来,年调出商品粮80亿斤至100亿斤,年外销生猪3200多万头。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作为种业强省的湖南,始终将种业创新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种业做好一粒米、一块肉的国计民生“大文章”。
从“杂交稻”到“海水稻”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是湖南水稻种业绕不开的巨擘。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他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提高了20%左右。但袁隆平并不满足,1995年又取得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再次将杂交水稻的单产提高了5%~10%。从2000年到2014年,超级杂交稻攻关实现了亩产从700公斤到1000公斤的“四连跳”。2018年,在云南个旧示范基地,袁隆平带领团队创造了亩产1152公斤的世界水稻亩产纪录。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与世长辞,停下了他追逐“禾下乘凉梦”的脚步。但经过数十年发展和人才建设,湖南在“后袁隆平时代”保证水稻种业方面的领先实力已经形成。
今年6月8日,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举办的中非稻米价值链研讨会在浙江举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彭既明受邀做《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报告,第三代杂交水稻和海水稻是他向世界推荐的“湖南贡献”。
2020年11月,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911.7公斤,加上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杂交水稻双季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再一次刷新纪录。
海水稻方面,2020年,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领衔培育的耐盐先锋品种“超优千号”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的15亩示范片测产,平均亩产达到508.4公斤。同一品种在江苏南通如东县栟茶方凌垦区测产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更是创下海水稻高产新纪录。
“海水稻及其产业链体系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我们将在中东和非洲分别建立盐碱地稻作改良国际研究推广中心。”彭既明说。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目前,湖南形成了以袁定阳、柏连阳、邓启云、孙蒙祥等带头人为主,一大批70后、80后为中坚力量的团队,保持着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的龙头地位。
湖南省通过联合育种机制自行繁育的生猪 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供图
从“洋猪肉”到“土猪肉”
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最大国,但目前国内市场的生猪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国外的“洋品种”。种业“卡脖子”现象在生猪养殖产业较为突出。
由于投入大、见效慢,国内绝大部分种猪企业都难以沉下心来搞研发,主要通过国外引种的方式生存。这让国内企业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循环。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用于国外生猪引种的资金数以亿计。
作为全国人均生猪出栏第一省,湖南不满足于仅在数量上作贡献。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2018年4月,湖南省以天心种业、新五丰等多家龙头企业为班底,依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陈瑶生等专家团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生猪区域联合育种平台——湖南湘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该公司的服务客户包括温氏、新希望和正邦等公司,范围延伸至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甘肃等地。
“以前国内的生猪育种,都是单打独斗,没有产权、数据和技术联合,因此成效很慢。”湘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其见介绍,联合育种平台可以将海量数据统一在一起,甚至能精确到一头猪的所有信息,找出“最好的那头”,从而改良种猪基因,打破过去“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循环。
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畜牧业发展部部长孙立荣介绍,湖南省计划通过5年时间,基本建立完善瘦肉型猪商业化联合育种机制、育种核心群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瘦肉型猪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95%以上。“加快实施以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为核心的联合育种,培育种猪自主品牌,是突破湖南省乃至全国种猪核心种源‘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种猪育种自主创新的必然选择。”孙立荣说。
从“卡脖子”到“自繁育”
2020年,湖南省提出打造“三个高地”,即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现代化种业是“三个高地”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年5月18日,湖南省政府联合中信集团共建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在长沙挂牌成立,中心首期任务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和优势物种领域攻关,拟启动水稻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建设,二期拟启动其他物种领域关键技术等研究。力争在5年内创制出100个以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材料、新品种等,实现种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目前,湖南在种业领域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家育种中心或改良分中心,多项育种技术品种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比如,杂交水稻技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紧缺问题的首选农业技术。“湘村黑猪”被认定为国家级新品种,列为全国瘦肉型猪主导品种,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地方猪肉品牌之一。
立足种业资源,湖南加速培育种业产业,商业化育种规模及水平国内第一。全省拥有AAA级种子企业24家,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强,每年向省外供种4000余万公斤,是全国杂交水稻种子产销第一大省。隆平高科名列中国种业首位、跻身世界种业八强。
在生猪种业保护与开发方面。我国土猪资源十分丰富,曾拥有170多个地方品种,但由于土猪出肉率低、养殖成本高,很多品种逐渐被弃养甚至灭绝。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专家杨仕柳介绍,保护土猪,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口味需求,更在于保护基因多样性。
孙立荣介绍,目前湘潭市建设了存栏超400头的纯种沙子岭猪保种场。纯种宁乡猪数量已发展到如今超过10万头。
“未来,湖南省将按照企业组织和区域性生产联合体组织的方式推行育繁推一体化生产,计划到2025年,建成5条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生产体系,年出栏瘦肉型猪1500万头以上,达到全省出栏肉猪的30%左右。”万其见说。■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m.0517w.org/news/4014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