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牛蛙养殖利润(牛蛙养殖一亩纯利10万元起?这个地方却在拼命拆除养殖场,下一个受益的是谁?)

admin 阅读:145 2024-10-11 02:41:53 评论:0

在以水产品做食材的菜品里,小龙虾是当然不让的网红,另一个网红当属蛙类了,像牛蛙黑斑蛙这两个,就是目前最火的两个蛙了,不少干脆就是以蛙类菜品做的主题餐厅,生意是相当的火爆。牛蛙是传统的蛙类养殖品种,主要在广东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养殖;黑斑蛙是这两年才逐渐兴起的品种,主要是在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养的比较多。这两年牛蛙养殖规模在走下坡路,黑斑蛙则是蓬勃发展。牛蛙养殖规模逐渐缩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养殖密度太高、造成的养殖尾水污染比普通的养殖品种要大不少,浙江地区前两年在“五水共治”的行动中,重点整治的就是牛蛙甲鱼这两个养殖品种,眼下浙江范围的牛蛙养殖规模已经不大了。在另一个主产区福建省,这两年牛蛙大棚拆除力度也非常大,厦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等主要养殖区域都陆续出台了禁养牛蛙的通知。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牛蛙的供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青黄不接,往年在这个时候都是这个情况,今年七月份上市的牛蛙数量虽然说比较多,但总体的规格偏小,主要是福建那边养殖户拆棚上来的牛蛙,有的新蛙规格还只有1两左右,因为要卖的人很多、规格又偏小,所以小规格牛蛙的价格很差劲,连养殖成本都收不回来。但是手里有达到上市规格牛蛙的养殖户,这时候的利润比往年同期好了很多,这两天牛蛙的收购价格在10-11元/斤不等,而总体的养殖成本则控制在5元/斤以内,一亩的面积牛蛙产量大概在2万斤起,这样推算的话,一亩牛蛙的纯利润至少应该就是10万元起了。如此的高利润,一方面是有产量做保证,另一方面现在达到上市规格的蛙比较少。而高密度则是高产量的基础,太高的投苗密度,大量投喂配合饲料,再加上频繁地使用防治药物,到了高温天气,只有天天换水才能让牛蛙很好的生长下去,可想而知,换出去的水是什么样的了。这也是浙江福建等地陆续禁止牛蛙养殖的根本原因。


牛蛙这个品种价格起伏是非常大的,根据中国水产养殖网牛蛙价格直通车数据显示,2015年的时候,牛蛙最低收购价只有3元/斤不到,2016年最高的时候暴涨到了15元/斤以上,最低的时候也只有两三块,2017年最低的时候大概五六块,最高的时候也差不多有15块,一般来说维持在七八块钱的时候,养殖户的利润就比较可观了,超过10块钱就是暴利了。这也是很多牛蛙养殖户坚持养殖的根本原因,碰上一次特别好的价格就赚翻了,成本一般5块钱不到,一亩2万斤的产量,这在其他很多品种上都很难有这么好的利润,价格特别低的时候就慢慢熬着,熬过去就是好日子了,。然而以后在整个福建省,能养牛蛙的地方应该是越来越少了。从2017年开始,福建各地就不断发布禁养牛蛙的通知,一般来说都至少给3个月以上的缓冲期。眼下环保治理呈现出来的高压态势,很多地方对于有污染的养殖品种整治是非常厉害的,对于限期不拆除的,手段也是各种各样的,一般来说养殖户盲目拖时间,吃亏的永远都是养殖户,所以只要接到通知的话,就要尽快安排拆除了,别等到期限快到的时候,又抱怨收购商压价收蛙了,禁养通知既然出来了,就不会是一纸空文的,早点拆除早做安排,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损失。


前两年浙江台州湖州等地大面积拆除牛蛙养殖场的时候,有一部分养殖户转行了,也有一部分养殖户转到安徽江苏等地继续养殖,离的不算远,交通也越来越方便了,更何况不少养殖户都是抱团出去包地搞养殖,出省继续养蛙也是一个不出错的选择,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有利因素,比如说租金便宜、水质相对较好,有的地方劳动力成本也便宜一些,离长三角这样的消费市场也不算远。现在福建地区大面积拆除的通知发出来了,也有不少养殖户转到其他省份继续养殖,主要是一些养殖大户,已有的很多资源像饲料厂、收购商等都能继续充分利用,散户拆除之后出省养殖的可能性很小,散户规模小,出省重新投产的话,资金投入压力比较大,而且很多散户属于跟风养殖,即便是养了几年也不一定赚了多少钱,出省养殖的话动静太大了,不少人不想折腾了。


继浙江之后,福建省如此大规模的禁养牛蛙,短时间肯定会对福建牛蛙产业形成巨大冲击,然而这是不可违的趋势了,环保治理的大环境估计会在很长时间存在,养殖户朋友要么自我整改,这个需要新的模式或者投入新的设备,要么就是直接转行,养殖户如果说要在现在的地方继续养殖,要达到的要求肯定提高的。出省养殖端起来看是可行的,但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污染模式,迟早还是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不管主产区的养殖户弃养转行还是出省继续养殖,都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期,牛蛙这个行业都会有一个不太有利的发展阶段,那么下一个受益的会是谁?就蛙类来说,黑斑蛙、虎纹蛙、石蛙等将是主要是受益品种,因为现在的蛙类消费主要还是集中的这几个品种,牛蛙如果受到影响的话,黑斑蛙、虎纹蛙、石蛙等就会填补牛蛙的市场空缺,从眼下这三个品种的发展势头来看,黑斑蛙是属于新兴的养殖品种,养殖规模扩大的比较快,虎纹蛙还是在广东地区不温不火的发展,养殖石蛙的地区虽然不少、但总体规模不大而且太分散,未来如果说牛蛙产业呈现下滑态势的话,受益最大的恐怕还是要属黑斑蛙。


当然了,牛蛙作为一个传统的特种养殖品种,养殖规模还是很大的,养殖技术很成熟,从养殖到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很成熟,这个是牛蛙的重要优势,即便浙江福建都看不到牛蛙养殖场了,转到安徽江西这样的周边省份重新建场养殖,时间也不需要太长,未来的蛙类消费市场,也有可能出现几个品种共同发展的好局面,从价格和口味上来说,不同的品种都有各自的优势,毕竟在未来几年里,蛙馆这一行的发展将会继续红火下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对于各种蛙的原材料需求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本文 htmlit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0517w.org/news/7284.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